《名人名商》资深记者海清对张进的采访(转自2011年01月14日《名人名商》周刊财经人物)

和张进先生在一起你会被他浓厚的书生气所传染,他凡事都爱论个理,弄出个逻辑关系来,而且还非要通过自己大脑一番思索和过滤才得出结论,有时让人感觉似乎刻板了点;但却给人以天然的信赖。因为,他从不乱讲,更不乱来;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将他熔铸成一个严谨求实、稳健厚重的人。

为此,自他从事金融投资理财行业以来,几乎没有客户因对其服务不满意而离开他,这也使他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要对得起自己的客户。事实上,他也一直视客户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朋友和伙伴,本着负责到底的态度与之交往;也正因为如此,他走的每一步都十分坚实。在张进看来,说什么、做什么都得有个依据和凭证,要以事实为根据、以专业为准绳。他不怕麻烦,怕的是麻烦不到点子上而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对生活和工作都精打细算的他总是按照自己制定和规划的节奏行事,似乎只有这般,才安定和沉着,才有效率、才出活儿。

 

我对张进的认识和兴趣缘于他的务实和精准,说好的时间从不延误,谈好的事情决不敷衍;干什么都有板有眼精心运筹,这样做他好象并不觉得累,反而乐在其中。我们的交流有步骤合逻辑地进行着,他总是将预设情境框定在主题范围内,不大情愿游离谈话的主旨;看来,与他在一起聊还真得就事论事了。因为他很专业,也很敬业,爱把自己这份“业”守到底。本科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张进,没有想到自己工作三年后便改弦更张、另起炉灶,与经济和金融打起了交道。连他自己也搞不清人的变化的奇妙性,早在中学时代的他喜欢航空,空军和民航招飞行员时他报名参加了体检,无奈视力不过关而遭淘汰;飞行员没当成,却跨进了航空航天大学的校门。上大学选志愿时在商业系统工作的父母不赞成孩子读商科,想让他学理工科,张进也还听话,6岁开始上小学,中学时期成绩很棒,几乎每学期都是第一名,多次市级“三好”学生,高中是免试升入重点班,16岁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岁大学毕业后随即进入航空航天部在四川的飞机发动机公司做技术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用于检测航空发动机的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对设备进行改造,3年的时间从技术员到助理工程师学到不少东西。这项工作要求很高,检测设备的精度关系到飞机发动机部件的精确度,容不得半点差错,这三年的技术工作使他养成了科学严谨的做事方式和态度。80年代后期,正赶上国内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他对当时的经济和金融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了很多经济类的书籍,同时结识了在西南财经大学读研究生的朋友,受其影响报考了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说来很巧,一次大家在一起打篮球,闲聊之际在财大读研究生的朋友认为他学经济会很有前途,这与他长久以来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开始埋头苦干,经常在办公室学习到深夜;就这样,他从近千多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98名西南财经大学91级硕士研究生中的一员,冥冥之中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在校期间他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所有学位课程,第三年便开始在银行实习,深入到分行的管理部门和银行支行的出纳、会计、计划和信贷等一线岗位,取得一手资料,为硕士学位论文做准备。张进从1992年开始涉足股票市场,还未毕业就受聘担任市建委下属大型房地产公司的证券投資经理,从事企业股份制改造,股票发行和沪深两市股票证券的交易,取得了中国证券市场交易难得的实践经验。1994初,取得国家人事部颁发的金融经济师资格后, 公司委派他参与大型合資期货经纪公司的筹建,并担任期货交易结算的主管和财务总监,负责上亿元人民币交易资金的风险控制以及与美国美林期货公司(Merrill Lynch Futures),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金属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等市场的资金的结算,调拨和公司的财务管理。在公司从事国际期货交易代理期间,张进每天工作的时间是晚上9点至凌晨3点或更晚,交易期间需要随时监控公司账户和客户账户情况,任何交易的错误和客户保证金水平超出风险临界点张进都必须立刻处理,交易完毕后还要与美林公司核对交易帐单,准确无误地完成公司及客户交易报告后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那一时期的经历对他的影响最为深远,面对惊心动魄的市场波动,每天客户的盈亏不是用多少钱来计算,而是用多少辆轿车来计算;亲历了期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大起大落,包括当时著名的“327”国债期货交易事件后,张进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1995年后的中国期货市场进入调整时期,中国对外所有期货交易通道也由此关闭,国内期货市场的无序及政策的频繁调整对公司业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从事期货交易管理对张进来说已不再具有吸引力。此时正逢国内住房基金管理机构蓬勃发展的时机,张进看好这一领域的发展,毅然投入其中,并担任基金投资的主管,成为该机构的一员得力干将,总共管理的住房基金达10多亿人民币。昔日的辉煌也曾令张进心驰神往,但很快也就调整好心态去面对新的未来;谈到移民加拿大的初衷,他毫不讳言想换个活法。当初张进在国内的发展一帆风顺,但张进觉得生活太平稳,已经能够预见到自己的未来;这反而使张进产生了莫名的苦闷和烦忧。他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和空间,希望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否很精彩;一来多学点东西,二来开阔一下眼界。总之,不甘寂寞,总想尝试一些新生事物的他选择了移民海外重头再来的生活。

 

张进提出辞职离开的时候不少同事都很惊讶,因为该机构近年来还从没有人主动要求离开,单位领导也极力挽留他,认为他是人才难得。刚到该机构时,他还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但三个月后经过他仔细调研所著的《国有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与对策》一文即被选为全国住房基金管理专业委员会大会的发言稿,并由全国性刊物《住宅与房地产》发表,同时获得当年成都市房地产业协会及住宅研究会颁发的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证书,得了几百元奖金,请同事们到饭店撮了一顿以示庆贺;同时基于他对投資,银行业务和财务等业务的熟悉,他提出的关于住房资金管理的若干建议也被开明的单位领导采纳。三年的时间,住房基金管理的业务蒸蒸日上,他负责的住房基金的投資管理包括住房公积金贷款、安居工程建设开发贷款项目、国家债券投資等都已初具规模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与银行三家分行,二十多家支行的住房基金存款及信贷方面的合作也已走上正轨,所在机构还评选为全国的先进单位,机构新的办公大楼也刚刚启用,而他已从普通职员做到副处长的职位,事业有成的他还接受过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采访,使他在大众媒体上也出了头、露了脸。当他让这一切随风而去的时候想必心情一定不会平静,然而他要上路了,去到一个很远的地方。2000年初,他全家移民加拿大,落地是在温哥华;呆了一段时间感觉工作机会很少,虽有亲戚照应他还是决意要走,于是,3个月后他们来到了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直到现在。

 

到达多伦多后,初了学习语言外,张进开始考虑下一步学习和工作的打算。朋友介绍加拿大的会计师找工作比较容易,张进在国内做过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最初他的打算是读一个MBA和CMA相结合的硕士学位课程,或者是拿CMA证书,并且CMA协会认证了他的学位和部分课程,他还在Ryerson University等学校选修了一些财务和金融方面的课程,同时还参加了培训机构的财务软件培训,一心想着成为一名管理会计师。在这些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多伦多的一家大型投資理财机构招聘投資理财顾问,却为他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他发现自己更喜欢与金融,与投資理财打交道。但该行业入门需要行业执照,于是他便开始准备加拿大金融方面的认证考试,并于2002年初完成了(CSC)加拿大证券课程的考试,取得了证券及互惠基金的从业资格;执照拿到时正逢北美证券市场最低迷的时期,投資客户都在大量卖出手中持有的证券,没有多少客户愿意再投入,作为一名新手一开始进入这一行业就面临困境。但张进并没有就此放弃他热爱的投資理财事业,反而利用这一时期提升自己,开始准备投資行业最难的考试,即CFA(特许金融分析师)的考试,同时相继取得了房屋贷款和人寿及健康保险等多方面的从业资格,并学习税务方面的知识,把服务扩大到了其它的领域,连遥远的阿尔伯特省也有他的客户。众多的资格考试中,张进感觉最难的要数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证书的考试。这一认证考试的特点是时间长,通过率低,至少得经过三年三个级别,每级六个小时,共十八个小时的考试,没有恒心和毅力很难坚持下来。他咬着牙一口气学了下来,顺利通过了所有三个级别的考试,并取得了CFA(特许金融分析师) 头衔;这个考试的淘汰率非常高, 与张进同期的2003年报名的考生中,到2005年通过了三个级别考试的不到8%。CFA证书是整个北美和全球投资行业最高等级的证书,自1963年CFA特许状开始颁授以来,CFA名衔就成为全球投資领域公认的专业资格标准,代表着诚信和对专业标准的恪守,也代表着个人对投資管理专业卓越素质的努力追求。行业的专业人士这样评价CFA名衔:“CFA特许状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知识水平,更是崇高的职业道德。在这个诚信至上的行业中,正是道德成为了成败的关键因素。”CFA 特许状在全球投资界中正日益成为卓越专业素质的标志。在成熟市场和新兴的发展中国家,CFA 名衔是一种卓越专业品质的象征!

 

张进非常珍爱这份来之不易的职业荣誉,并将“坚持正直、诚信、勤奋的原则,追求卓越的专业素质,置客户利益于个人利益之上,为客户带来最大价值!”作为自己的职业行为准则;他不断地跟我讲,媒体应该大力宣传投資理财这一行业而非他本人。他热爱自己这个行当,觉得走对了路,也认为走对了路才有出路。加拿大华人移民数量众多,具有良好的储蓄传统和投资的习惯,最近几年有相当数量的和我们有相同背景的大陆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来加拿大定居,随着华人移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对投資理财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在工作中,他感到这一行业最难的是与客户建立一种信任感。做投資理财这一行业诚信和专业水平缺一不可,而投資者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识别专业投资顾问的资质水平以及道德操守;对投資理财了解不多的投資人也不会为寻找一名出色的顾问大费周折;许多投资者随意找一位顾问来理财或者把资产交给亲朋好友来打理,这种不够慎重的行为往往导致理财效果不好;理财顾问群体中本身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投資理财顾问满天飞,导致一些投資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愿与投資理财顾问打交道,更愿意通过自己去摸索尝试,感觉专业人士有时还不如自己。有一回,张进的朋友给他介绍自己一个想投资的朋友,谈完后随即把朋友的电话给了张进;打过去是对方太太接的电话,张进刚一开始表明自己的投資顾问身份,还未来得及说下文,对方的太太急忙说他们不需要投資顾问。等她先生和张进联系上才晓得是个误会,因为此前他并不知道张进就是朋友介绍的投资顾问和理财专家,搞得有些尴尬。有的投資人对理财顾问心存戒心,张进有时还收到咨询的邮件或电话,要求保险报价,或要求推荐投資产品,但不愿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张进说,投資理财要量身定做,不了解客户情况是无法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有争对性建议的。张进在为客户理财时还碰到一些又好笑和好气的事情,客户在填投資的申请表了,突然冒出一句,我的这些信息你会不会拿去做别的事情啊?尽管有这些事情发生,张进却毫不介意,反而觉得这一行有广阔的前景,投資理财顾问虽然多,但客户要找到满意的能提供全方位、高品质投資理财服务的专业人士也不容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别人怎么看待这个行业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自己如何做好这一行。

 

做这一行的过程对他而言也是一个观念的转变的过程,这种观念的转变是他本人与自己的客户双方的转变;在国内从事金融工作多年,也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做好财富的稳健增长,在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和实践后,他逐级接受并受益于现代投資分析和组合的理论体系。他的体会是,过去若干年,由于国内投资工具单一,市场也不规范,投资者往往把投資与“投机”等同,误认为炒股票、炒期货和买卖外汇就是投資理财;移民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后,对投資理财的认识还往往局限于象股票、外汇投资等单一的投资工具上;尚未建立起一种投资组合的概念。有些人做投资凭感觉和一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来操作,不是很理性和科学;交易的依据十分靠不住。作为一个散户与市场上专业的投资机构和队伍来竞争很明显处于劣势;而现代投資理论则重在企业内在价值的评估,认为评估价值是投资的依据;张进的建议是,投资从基金开始,有助于分散风险、稳定回报。这里投资工具很多,除了股票、期货、期权、债券等之外还有互惠基金这一广泛受到欢迎和认可的投资工具。从50年代开始,北美投资组合及其相关理论发展很快,也日臻完善;现代投資组合及其相关理论的开创者还获得了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本着分散投资、稳健增长的原则,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投資的第一原则是不亏钱,在此基础上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力和投资目标,保持稳定长期的增长。投資注重的是长期效应,这便是张进到加拿大后观念意识上的转变;入乡随俗的他感觉天外有天。

 

张进始终认为,客户要有财商方面的知识,自身要了解投资理财方面的基本常识和知识才能在投資理财的过程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对投資理财顾问也不要回避,要多和他们接触,投資理财的过程也是学习如何做明智的投资者和理性的消费者的过程,对金融产品的把握也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更不能以偏概全。客户由于不了解具体情节,所以常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你能否推荐一下哪只股票,哪个基金最赚钱?”、“你帮我做投资能否保证我有20%以上的回报?”等等心急而又有点可笑的问题。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们部分投資者在投资上的一些误区。在张进看来,对客户的投资理财规划的最重要的第一步应该跟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投资需求及目标,以及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投资目标决定了不同的投资方式,不同的风险承受力决定着其选择不同的投资组合,对不同的人要分析其不同的状况才能给出一个全面、客观和正确的建议;投资是因人而异的,从来就没有灵丹妙药,没有哪一个投资产品适合所有类别的投资者。张进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任何一个金融从业人员若口头或书面向你承诺为你达到高回报,他一定不是合格的专业人士。”

 

张进认为,要达到客户对投资体系和计划的认同,需要一个过程与磨合;为此,他十分谨慎小心,向来不虚夸,本着实事求是对客户负责的态度认真听取客户的想法,精心筹划;力争给人以整体感受和全貌把握。张进的感觉,由于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差异,本地的大型投資理财公司尽管实力雄厚,但由于语音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能从整体上为华人移民提供全面有效的金融服务,这就为自己及华人投資理财公司的发展觅到了空间。为广大华人服务,进而为全社会服务;成为一个个家庭的财务顾问、“家庭财务医生”,而走进千家万户,在为客户带来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价值。作为多伦多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会员及公司业务的骨干,他的日常工作经常排得很满,也很紧凑;除了服务客户举办投資讲座外,还参加金融分析师协会活动、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培训和交流会,每天还要研究不同的金融产品,关注金融市场动态;还经常参加社会团体的公益讲座活动,足迹遍布多伦多及周边地区。一旦约见客户他都遵循自己的形成的习惯,先与客户沟通交流,采用分步处理的方式提出多套方案,并为客户最终决策出谋划策,他愿意与客户有个逐步互相适应的过程。他希望成为客户的朋友,与他们肝胆相照。

张进是个外冷内热的人,喜欢把热情用理性包裹、用科学打点、用务实装扮,用真诚点燃,然后传递给别人。生活需要未雨绸缪,因而需要象张进这样将“未雨绸缪”具体化并变为我们每个人利益守护的人。